泳者之心【9.0】女性励志电影


导演:约阿希姆·伦宁
编剧:杰夫·内桑森
主演:黛西·雷德利 / 蒂尔达·格哈姆-哈维 / 斯蒂芬·格拉汉姆 / 金·波德尼亚 / 詹妮特·海因 / 格伦·弗莱舍尔 / 茜安·克利福德 / 克里斯托弗·埃克莱斯顿 / 伊桑·劳斯 / 奥利弗·伊莉丝·阿伯克隆比 / 莉莉·阿斯佩尔 / 亚历山大·卡里姆 / 阿历克斯·哈赛尔 / 拉斐尔·J·毕肖普 / 塞巴斯蒂安·格瑞杰 / 展开...
类型:剧情 / 传记 / 运动 / 励志 / 女性
地区:美国
语言:英语 / 德语
上映:2024-05-31(美国/中国大陆)
片长:129分钟
又名:追浪少女(港/台) / 年轻女子与海 / 女人与海 / 老娘与海(豆友译名)
如果你对真实故事改编的励志片感兴趣,那《泳者之心》绝对值得一看。
这部由乔阿吉姆·罗恩尼执导,黛西·雷德利主演的电影,讲的是百年前首位横渡英吉利海峡的女性特鲁迪·埃德尔的故事,光是“打破男性垄断的壮举”这一点,就足够让人想了解背后的历程。
故事始于1905年纽约的一个移民家庭,特鲁迪小时候得过荨麻疹差点丧命,母亲给她讲了轮船失火时女性因不会游泳丧生的事,这让她下定决心学游泳。
可在那个年代,女性连游泳时暴露大腿都不被允许,父亲一开始极力反对,岸边的男性更是投来鄙夷的目光。
她和姐姐进了游泳队后,教练起初不愿收她,她就留下烧锅炉,等别人练完再偷偷下水。
天赋不如姐姐的她,靠着这份坚持慢慢反超,甚至代表美国去参加奥运——可到了船上,教练组竟不让她上甲板和男性一起训练,一两个月没碰水的她最终在赛场失利,一度想放弃游泳。
直到两个小女孩说“你是我们的榜样”,她才重新振作,盯上了更难的挑战:横渡英吉利海峡,而当时全世界只有五名男性完成过这件事。
影片最让人揪心又热血的,就是特鲁迪两次横渡海峡的经历。
第一次她在聚光灯下出发,却遭遇了男性教练的暗算——对方因为自己没成功,竟在食物里加了安眠药,导致她在海里睡着被救,外界还以为她是体力不支。
但她没认输,偷偷留在训练营,带着父亲、姐姐和一位资深泳者组成的简陋团队再次出发。
这次没有媒体关注,她却要面对更可怕的考验:体力严重透支、红色水母群的袭击,最后连导航船都没了方向。
最戳人的是结尾,当人们在广播里听到她失联的消息,自发跑到岸边点起灯火,那些跳动的光在黑暗里连成一条路,指引她游向沙滩。
最终她不仅成功了,还比男性的最佳纪录快了两个多小时,那一刻真的让人忍不住想哭。
除了硬核的挑战过程,家人和陌生人的支持更显温暖。
父亲从反对到亲自教她游泳,最后全程陪着她挑战;姐姐虽然因落选奥运一度吃醋,但在她体力不支时,直接跳进海里鼓励她;母亲更是在电台失联时冲进广播间焦急等待。
连曾经嘲讽她的黑人队友,相处两周后也成了生死之交,这些细节让“女性力量”不是空洞的口号,而是实实在在的人与人之间的支撑。
黛西·雷德利把特鲁迪的倔强演得很到位,从一开始怼天怼地的不服输,到失利后的迷茫,再到挑战时的坚毅,层次特别清晰,也难怪能凭这部片拿到华鼎奖全球最佳影视女演员提名。
不过观众对这部片的评价挺两极的,优点缺点都很实在。
有人说这是“打工人的精神代餐”,特鲁迪从烧锅炉的垫底选手逆袭成世界纪录保持者,那种“靠坚持打脸质疑”的剧情太解气,尤其是陌生人点灯引路的片段,把善意拍得特别动人。
但也有观众觉得可惜,比如豆瓣上有人说人物刻画太生硬,父亲前期反对得太绝对,失败后又突然反转,显得很势利;姐姐的吃醋情绪也只出现了一次,没来得及展开。
还有人觉得海里的镜头拍得不够惊艳,好几段游泳镜头像是复用的,没完全展现出大海的凶险。
但不管怎么说,这个真实故事本身就足够有力量。
它没有把“女性力量”拍得喊口号,而是让你看到特鲁迪从一次次失败里爬起来:被教练嫌弃就偷偷加练,奥运失利就找更难的目标,被暗算就再来一次。
这种“不认命”的劲儿,不管是放在哪个年代都特别能打动人。
如果你想找一部能让人看完充满劲儿的片子,或者单纯想了解这个改写历史的女性故事,《泳者之心》值得花两个多小时看看——毕竟能把真实人物的坚持拍得这么鲜活,已经很不容易了。